比特币等数字资产查控仍是难题 需进一步加强立法和完善查控系统

22日,世界执行大会在上海举行。3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聚焦“强制执行的现代化发展”这一主题。会上,国际司法官员联盟秘书尤塔哈格·乔斯认为,与数字技术的日益发达相比,目前,各国这方面的立法却相对滞后,法院都面临数字资产难以查控的难题,如比特币等加密货币。

此次世界执行大会上,法院管理国际协会主席马克比尔强调了用数字技术引领法院执行工作的重要性。对此,尤塔哈格·乔斯认为,这能够解决很多的问题,令人欣喜。他说,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已经承认了经过区块链认证的证据具有法律效力,这也非常好。

如今,数字技术已经走在了立法的前面。特别是涉及到加密货币、数字债券等的数字资产,如果执行法官要查找和扣押,就面临一个难题,“就目前来说,还没有国家对新型的财产制定法律,甚至连定义都没有。”尤塔哈格·乔斯说,如果连定义和法律都没有,我们作为执行官员怎么才能查封数字资产呢?这当然有着巨大的困难。

在他看来,必须承认数字资产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否则的话它们就会变成数字炸弹。就目前来看,各国法律都明显滞后于各种各样数字资产的发展,比如比特币有关的法律问题,这都是难题。

此次世界执行大会上,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杨万明也提到了这一话题,他认为这是新型财产快速发展带来的挑战,比如互联网资金和比特币,查控起来难度就很大。下一步,我国将积极完善网络执行查控系统,进一步扩展其查控范围和功能,努力实现对各类财产全覆盖,实现网络查询、冻结、扣划一体化。

尤塔哈格·乔斯还透露,目前,欧洲一些国家已经在讨论这个话题,比如在欧盟的范围内,但欧盟有关数字资产还没有制定出任何的法律,“现在国际司法官员联盟就在研究如何给数字资产进行一些规定,下一个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