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C委员:禁止比特币就犹如切断互联网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委员Hester Peirce上周在Marketwatch的“加密投资”(Investing in Crypto)活动上接受采访时,分享了她对各国关于比特币和加密货币监管的看法。她还被问及证券监管机构今年批准比特币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的可能性。

Peirce有时被称为“加密妈妈”,几年来一直在推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批准比特币ETF。她在接受采访时被问到,禁止加密货币是否有可能,因为有些人仍然认为政府可以随时禁止比特币,包括桥水协会创始人Ray Dalio、The Big Short的Michael Burry和Ron Paul。Peirce回答说:

“我想我们很早就过了那个阶段,因为你必须断网才行。正如我过去说过的,我不明白你怎么能禁止它......我认为,试图这样做是一件不明智的事情。”

此外,该专员强调,禁止加密货币存在“一个更大的问题”,即 “如果我们决定试图阻止它们,我们将错过围绕比特币和其他数字资产的创新”。

SEC今年会批准比特币ETF吗?

Peirce委员还被问到,今年是否如许多投资者所期待的那样,SEC将批准比特币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她回答说:“这是大家都有的大问题。” 她补充说,她的答案和过去三年的答案一样,“就是我不知道。”

她指出,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正处于过渡期,新主席Gary Gensler可能会在未来几周内得到确认,并可能在不久后开始工作。“这将对交易所交易产品是否以及何时获得批准这个问题产生很大的影响,” 该委员认为。

至于比特币市场,Peirce详细解释说:

“在我加入委员会的三年里, 市场已经非常成熟。我们看到了很多机构对这个市场的兴趣。我们在其中看到了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准交易所交易产品的东西。”

Peirce随后指出,加拿大已经批准了一些比特币ETF。她指出:“你看到更多的机构参与基础市场。” 她补充说,这些都是“可能让我们能够接受该基础市场的运作方式的类型”。

该专员强调,“比如说,比特币市场永远不会像股票市场那样, 所以我认为试图将这种结构强加给基础市场是不合适的。这就是之前的一些失败的申请中所暗示的。”

在谈到其他国家在创新方面如何可能领先于美国时,Peirce认为:

“我认为我们肯定是落后于曲线的。我们已经看到其他国家采取了一种更有成效的方法来监管加密技术,这并不是说我们根本不应该有任何规定,他们只是一直在说让我们建立一个适用于加密技术的监管框架。”

“我们的做法更多的是’拒绝,然后告诉大家再等等’,”她介绍说。“所以,我认为我们真的需要扭转局面,愿意努力,建立一个适合这个行业的框架。我乐观地认为,随着新主席的到来,他对这些市场、加密市场有着深刻的了解,这是我们可以一起做的事情,建立一个好的监管框架。”

来源:News.bitcoin.com

比特币基金会联合创始人Patrick Murck:比特币价格很难预测,投资仍需谨慎

尽管已有十年,比特币对于大部分普通民众而言,仍旧是个谜。但对于“炒币”的人而言,这十年,特别是2018年,比特币从激增到骤降,算是体会了一把“速度与激情”。

2017年,在100美元上方浮动的比特币价格开始在颠簸中一路飙升,2018年初,每枚比特币逼至近20000美元的高价。同年,比特币“神探”跌落,跌幅近80%。如果说,此前近十年里,特别是2017年价格开始飙升之后,比特币备受追捧;2018年,却是比特币的泡沫被吹破之时。

关于比特币价格是否会回升,2019年的价格走向如何,业内专家表示难以预测。在2019 EmTechChina全球新兴科技峰会上,比特币基金会联合创始人、IMF金融科技高级顾问Patrick Murck告诉记者,由于比特币是一种“兴趣导向”,它的价格与人们的兴趣和关注情况有关;此外,考虑到整个代币市场的情况,比特币的价格可以说是很难预测,投资仍需谨慎。

比特币,作为一种去中心化的存在,具有着技术和时代存在的意义,人们对其态度也是乐观与谨慎并存。据悉,从2019年1月1日开始,法国部分便利店开始试点销售比特币,这种做法是出于对比特币发展成为全球货币潜力的信心。对此,Patrick Murck表示“未来的5年、未来的10年,比特币仍有市场,购买越来越方便是一种趋势,但它是否会大规模普及,以及登上舞台中央还很难说。”

不论是中国还是其他大部分国家,不论过去还是未来,加密货币都是政府监管的重要问题。经济观察网记者向Patrick Murck询问如何看比特币乃至加密货币在未来的发展走向?Patrick表示,监管是各国政府对加密货币市场的共同问题,他特别指出,现在美国政府仍处于“关门”状态,但对于加密货币市场的监管仍是重要工作。

区块链:建立自动化的共识机制仍是关键

2018年,区块链行业从“币链不分”走向“币链分离”。区块链已成为与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比肩的热门关键词。

区块链之下,数据既是公开的,也是受保护的。在2019全球新兴科技峰会的“有限的世界,无限的区块链与金融科技”圆桌讨论上,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Oasis Labs创始人兼CEO

Dawn Song对于区块链技术打造的数据网络的安全性也抱有信心:“在目前的市场,在买卖数据后,由于缺乏控制购买者行为的技术,因此很难保证数据的安全性。但在区块链技术下,通过智能合约,可以只让购买者拥有数据的使用权,而无法篡改数据,以此更好地进行隐私的保护。”

尽管如此,这样的公开和安全的数据市场依然处于理想之中,尚未成型。对此,Patrick Murck认为,目前通过技术可以做的是,创造出共识机制和自动化机制,使不同的机器对公链上的数据都以读取和执行,是用户友好型的。“共识机制”和“信任”是区块链概念的关键。

区块链是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领域。也正因如此,不少蹭着区块链热度而生的企业层层出世,但是其中不乏投机者。马云曾说,区块链不是一个金矿,而是数据时代解决问题、解决隐私问题、安全问题、信用问题的一种解决方案。虽然区块链已经迎来了3.0时代,但是它真正落地,融入人们的生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物流+区块链的最大可能性是什么?

传统物流是一个资金密集型的行业,具有成本高、利润低、融资难的难题,行业正迎来最残酷洗牌潮。但是区块链技术诞生后,即将物流业带来一场翻天覆地的技术和产业革命。

很多业内人士认为,谁能在物流行业中率先使用区块链技术,就能快速占领先机,成为引领未来的领军者。

目前,正有一家专业的区块链技术团队——OPT,它是基于EOS底层技术专为物流行业应用设计的公链,旨在构建一个数据共享、全程可追溯的物流生态,实现真正以低廉的价格造福终端客户的生态体系。

一键完成应用部署

事实上,物流行业集信息流、运输、仓储等环节于一身,跨越多个步骤和数百个地点。这使整个物流链的事件追踪更加困难,增加了运输货物的验证难度,也对意外情况的响应速度提出了挑战。

而区块链具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潜力。除了提供一个低成本、高效率的操作工具, 它还消除了不必要的中间商,降低了工作流程,提供了传统的区块链安全性,减少错误的发生,防止不当非法商品和其他欺诈行为的发生。

而为帮助物流企业一键部署DAPP的快速开发,快速进入区块链时代。OPT提供了链改或币改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它自行开发了一套低成本、快速的数据接入方案和底层数据库,面向应用层提供标准的SQA和API接口。同时,标准化DAPP开发引擎,使得应用组建模块化,开放兼容,部署灵活。

可以说,OPT支持一键快速部署区块链环境,实现跨企业的区块链应用。目前,OPT公链已被证实支持多样化的场景落地。比如,帮助物流企业完成平台轻松上链、产业链协作即时匹配、商品溯源、物流监控与司机调度、全程可跟踪、安全与隐私、保险业务、供应链金融等。

这些场景均针对传统物流业的痛点需求。例如,区块链具有去中心化、数据不可篡改等特点,可以把货主、司机、物流行为和关键信息上链,实现对问题的追踪和问责;小型物流平台可以通过OPT生态提供的Dapp来填补运输代理商的角色,搜索和筛选跨省长途运输,城际物流、同城配送多名司机之间的计划迭代,实现产业链协作即时匹配;而使用OPT的相关Dapp可以打通物流链所有流程,并且实现全程可跟踪……

OPT团队负责人认为,将区块链和智能合约引入物流业可以提供实时货物追踪,降低工作量,增加透明性,有可能促使中小物流公司实现弯道超车。未来,OPT还将逐步实现区块链技术在物流业的深度落地和应用,帮助更多供应链上下游伙伴完成自有节点的区块链部署和动态维护。

落地应用深藏千亿美元市场

近年来,物流业发展迅速,从全球范围来看,2016年至2022年,物流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预计为3.48%,2022年将达到12.256万亿美元。而中国物流业已接近全球份额的40%,连续三年稳居世界第一。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252.8万亿元,主要涉及运输、仓储和配送以及包装、信息服务等。总体来看,物流业运行向好,社会物流总额增长稳中有升。

区块链技术与物流体系的联手,将对运输行业将产生很大影响。据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分析,这将是一个市场价值超过5000亿美元的机会。

OPT团队负责人谈到,“物流+区块链”孕育着一个万亿级的市场。OPT团队在物流行业有着几十年的行业经验及技术积累,深知传统行业的痛点。区块链技术,能够真实地记录和传递资金流、物流、信息流,可以帮助物流行业优化资源利用率、压缩中间环节、提升整体效率。

OPT有着深厚的国际技术团队背景,团队成员来自麻省理工大学、加州大学、密西根大学、南加州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高等学府,也具有大型物流、科技、金融企业的工作经历。

“物流业是全球贸易的血管系统,具有重大的价值。OPT有责任和实力助力传统物流业的区块链化。未来,我们将继续推动区块链技术更多的场景化落地,真正体现其商业价值和意义。”该项目负责人谈到。

区块链的本质:制造信任的机器

如果要用一句话说清楚区块链——区块链是信任的机器。

人和人之间最核心的经济关系就是交易,在没有区块链之前,怎么样保证所有的交易活动中,互不信任的交易双方,能真实可靠的完成一笔交易?这里我们可以举两个解决的例子。

比如说我们在互联网上网购,一定要有支付宝。

2003年淘宝出来以后,阿里巴巴觉得没有一个支付宝,不可能在互联网上把电商做下去,需要一个支付宝担任信任中介,确保交易完成。

现在我们刷的银行卡,如果不是银行发的,商户是不敢收的,因为银行是一个信用的中介。

在区块链出来之前,任何的交易活动都需要有一个中介,没有中介,不可能在缺乏第三方的情况下,两个陌生人达成一笔交易。

区块链干的事情就是信任的机器,用一台机器人取代了信任中介的作用,用一套数学算法确保两个陌生人不借助于第三方的情况下,把一笔交易,不管是金融的交易或者是商品的交易能够完成。这个时候就意味着我们已经不需要任何中介了,可以直接由人与人之间进行点对点的交易。

这就是区块链的最核心、最本质的东西,它是信任的机器。

那区块链是如何确保它的信任呢?

简单一句话,就是通过分布式记账来确保信任。

记账,是大家很熟悉的一件事。传统的记账方式是通过银行,支付宝微信等等第三方机构完成的,但这些记账方式属于中心化记账系统,难以避免因系统故障、公司倒闭或其他原因导致的记账失效、失真。

区块链的记账方式是这样的,根据一套竞争规则随机选出一个记账者,参与竞争的人都有机会获胜当选记账人。这体现了区块链记账的第一个特点:非中心化记账。保证记账人不再是某个中心化机构。每一次竞争中,都只产生一名获胜者,由他来进行记账,记账信息打包生成一个数据包,该数据包称为区块。其他玩家验证无误后,将这个新区块复制到自己维护的区块链上,这就保证了所有玩家虽是分布式记账,但所有人的账本数据是一致的。这体现了区块链记账的第二大特点,所有节点维护的账本一样,对账非常方便。

那如何保证记账人不会作弊记假账呢?

通过验证和奖励机制来实现。每次获得记账权都意味着丰厚的奖励,如果记假账,其他玩家就不认可这次记账,获胜玩家就白白浪费一次记账机会。也就意味着自动放弃奖励。所以,获胜玩家出于利益考虑,不会记假账。一次记账完成,就是一个新区块被挖出来,这个区块信息是固定的,它有自己独有的数据(即哈希值)。然后在下一轮游戏中,新的获胜玩家,就负责记录新一页的账单(挖出新区块),新区块包含三个信息,第一上一个区块的数据(哈希值),第二本区块的交易信息,第三下一个区块的数据。若上一页账单数据被修改,那它的数据(哈希值)会发生改变,就无法与下一页账单中记录的数据对应上。所有玩家就能识别出这是个被篡改的无效链,并将其抛弃。

而上个区块也记录了上上个区块的哈希值,这样整个区块链环环相扣,只要其中一个区块被篡改,那么所有的数据都会发生改变,这就是区块链记账的第三大特点:链上所有区块,环环相扣,保证全链信息无法篡改。

这就是区块链的记账方式,总结起来就是区块链通过竞争机制,产生记账权,保证记账节点的去中心和所有记账节点账本数据的一致性。通过新区块引用上一区块的哈希值的方式,保证全链数据具备严格的先后顺序以及不可篡改的属性。通过以上方式确保区块链上的交易信息都是可信的,所以说区块链是制造信任的机器。